校村结对合作 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美工业学校紧密围绕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福建省双高校建设社会服务项目中乡村振兴的核心要求,与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坑内村建立了稳固的校地结对合作关系。我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与教学资源优势,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校地结对合作,携手共促乡村振兴
(一)强化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
2023年11月9日,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赵丽萍,副校长欧阳超带领我校社会服务与培训中心、办公室、招生就业处、闽南文化产业系、图书馆、专业第三党支部、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老师和10名学生志愿者一行23人赴深青村签署校村挂钩结对战略合作协议,举办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和“集美工业学校&深青村流动图书角”揭幕仪式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签约仪式圆满完成后,在校村双方的协调下“集美工业学校&深青村流动图书角”揭幕仪式顺利举行,我校向深青村第一期借阅流动图书200册。然后校村双方就深青村文创建设、流动图书站、非遗项目培训、专业引导、兴趣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传承嘉庚精神,激发文化活力
赵丽萍书记、校长现场讲授了一堂以“扬嘉庚精神 立爱国宏愿 习强国本领 育大国工匠”为主题的党课,并面向深青村全村党员干部网络“直播”。集美工业学校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全面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取得卓越成就。接下来,学校党委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积极培育“党建+非遗”模式,开展党员“六进”活动,共同打造生态乡村、文化乡村、美丽乡村特色品牌。

二、传统文化进乡村,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为助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我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乡村振兴领域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发挥校、村、企的作用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互惠共赢,12月6日上午,我校招生就业处主任周杨斌、副主任钟伟、闽南文化产业系主任张剑华、现代化工产业系副主任刘燕頔一行与职工学堂合作办学单位厦门国际酒类交易平台一同走进灌口镇深青村,与深青村党委、深青五社联动项目共同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共享非遗魅力---校村企同行非遗体验活动”。

活动现场设置了缠花、珠绣、剪纸、白酒品鉴及茶文化五个体验摊位。村民们饶有兴致地打卡每个项目,他们通过手工制作体验、知识问答等趣味形式参与活动,活动现场好不热闹。村民们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了非遗手工技艺,感受到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结束后,三方人员共同参观了厦门圆通党群服务中心,了解厦门圆通党建成果和业务协同推进情况,以及圆通党建品牌建设的发展历程,实地感受“党建强、发展强”的生动实践。


此次活动是校村企合作的一个经典,也是三方共同提升服务能力的一次合格“考试”。
三、四方携手共建,共谋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4年1月18日上午,集美区民政局局长王燕群、集美区民政局副局长陈巍、集美发展集团谢俊贤、坑内村书记陈世庆、坑内村选调生黄颖一行莅临集美工业学校交流调研。集美工业学校副校长欧阳超、办公室主任吴文晖、招生与社会培训处主任周杨斌、现代服务产业系主任郭振武、招生与社会培训处副主任钟伟、现代服务产业系旅游教研组刘亮亮老师、学校相关业务负责人陪同调研。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各方就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我校与各方共同制定了合作计划,明确了发展目标,为未来的乡村振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实地调研与交流,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2023年11月9日,深青村书记苏燕忠带领我校党委书记、校长赵丽萍一行前往宋代深青古驿站、深青桥、茂林庵开展主题教育研学活动,大家认真的听取了苏燕忠书记的讲解,了解了古驿站、驿道的发展演变,感叹了现代信息传递的便捷。

为进一步扎实推进校地实施乡村振兴工作,2024年5月10日上午,集美工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周学庆带领招生与社会培训处、基础党总支第三支部教师代表一行前往灌口镇坑内村,开展了一场深入的座谈交流与实地调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校村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坑内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回顾过去,我校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力量。同时,我校也将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